“京察?”
王希烈眼珠子忽悠悠转了好几轮,狐疑问道,“京察四年一次,去年才搞的,现在又搞什么京察?”
“凡例是四年,但这次是特例。”
“如何一个特法?”
“今天下午,杨博老拿来一份诏书让我看。
并说皇上曾在云台单独召见张居正,这位首辅大人向皇上提出了京察的建议,皇上允行,并降旨要张居正代为起草《戒谕群臣疏》。
张居正起草完毕,让内阁书办抄录了几份,分送杨博、葛守礼以及朱希孝、朱衡这样的老臣征求意见。
博老明知道我是高阁老一手提拔的人物,仍把这草疏拿给我看,其用意十分明显,就是表示他不偏不倚,要做一个公道守正的天官。”
“那《戒谕群臣疏》的大意是什么?”
王希烈焦急地问。
“你看看便知。”
魏学曾说着,从怀中掏出一份吏部专用的移文笺纸,递给王希烈说:“皇上的《戒谕群臣疏》已经刊登在吏部的移文上,明日就要分发两京各大衙门。”
王希烈接过迫不及待读了下去:
朕以幼冲,获嗣丕基,夙夜兢兢,若临渊谷,所赖文武群臣,同心毕力,弼予寡昧,共底升平。
乃自近岁以来,士习浇漓,官方剀缺,钻窥隙窦,巧为谄取之媒;鼓煽朋俦,公肆排挤之术。
诋老臣廉退为无用,谓谗佞便捷为有才。
爱恶横生,恩仇交错。
四维几至于不振,九德何由而咸事。
朕初承大统,深烛弊源,亟欲大事芟除,用以廓清气浊……
书不云乎?“无偏无党,王道荡荡,无党无偏,王道平平。”
朕诫谕诸臣,从今以后,其尚精白乃心,恪恭乃职……若或沉溺故常,坚守旧辙,以朝廷为必可背,以法纪为必可干,则我祖宗宪典甚严,朕不敢赦!
一篇草诏读下来,王希烈只觉得手脚冰凉眼冒金星。
魏学曾问他:“川定,张大学士的手笔如何?”
“杀气腾腾。”
王希烈咬牙切齿,从牙缝里蹦出这四个字来。
魏学曾微微颔首表示赞同,接着说道:
“以往的京察,都是走过场,这次不一样了。
你我都是三品官员,都要给皇上写《自陈不职疏》,然后,皇上再根据你一贯的表现,决定你的去与留。”
“这哪是皇上决定,还不是张居正说了算!”
“这就是问题的实质,”
魏学曾抚髯长叹,“高阁老担心十岁的孩子如何做皇帝,不幸言中啊。”
“启观,难道我们就这样束手待毙?”
“你还能怎么样?”
魏学曾没好气地反问,“俗话说,打铁还要自身硬。
这么多人都拿了李延的贿银,谁还敢理直气壮地去和张居正较劲?”
“张居正真的就一意孤行,不计后果了?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相邻推荐:走过青春爱过你:暖读系列(共15册) 泡沫之夏(全集) 都市小花农 一念情深 七苦录 我在西藏这些年 忏悔录 我不想活得这么累 白昼的星光 三国全史:全两册 青崖白鹿记·十周年纪念版(全2册) 妃一样的公主 原生之罪 找麻烦是我的职业 相遇千万次的陌生人 良臣不可逑 最慢的是活着 兄弟 大周小冰人 你若盛开